《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
《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
《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30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2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 ……此处隐藏9255个字……荷”等,使得茶饮从羹饮方式中脱身而出,更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脑、明目、强身等效果更加彰显。所以《茶经》问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饮茶矣”。
其二,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他考察并躬身实践的种茶、制茶、鉴茶的技术,并以人们业已很熟悉的种瓜法相类比,为南方适茶地区开始种茶,提供的技术指导。饮茶人群的扩大与饮茶量的日益增加,茶叶生产、贸易相应扩大,茶的大面积种植或是说为贸易目的的种植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茶经》其功一也。
其三,如宋人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所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茶经》提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采摘制作的春茶,使得茶叶从早先多为辅尾于农事结束之后的秋茶,转而以春茶为贵,提升了茶的自身价值,使其商品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得以产生和实现。
演绎陆羽与茶相伴,解读“精行俭德”之人
首先,《茶经》提炼了茶的文化内涵,定义了茶的文化属性。《茶经》首句开宗明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之源》阐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将“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性与人的美好品行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在《茶经》中,茶不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质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强调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径。
其次,《茶经》定义了茶的社会属性,即茶对于社会的责任和理想担当。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借《茶经》跻入时事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此外,陆羽设计的风炉凡三足,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也表明了他对社会和平的向往。这种社会责任与担当,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茶人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典籍里的中国》在戏剧演绎中,结合唐代历史背景,对陆羽与茶相伴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合理化创作,并融入他与恩师邹夫子、师友崔国辅、挚友颜真卿的动人情谊与“精行俭德”的高尚品德,将茶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齐物等不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则在专家访谈和主持人的串词中交待,以完成陆羽人生的全景。
还原唐代煮茶场景,生动呈现陆羽的茶艺道
《茶经》定义了茶的艺道属性。陆羽给出茶艺道所包括的全部所有方面: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饮用原则、茶具简省原则。后世茶艺道的发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茶艺道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陆羽在《茶经》卷中《四之器》篇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罗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注重茶具形式与内容蕴含之美的协调与统一。
在《九之略》的最后,陆羽又特别提出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即在有庙堂背景的贵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那里,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全套茶具一件都不能少,否则茶艺道就不存在了。
《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趁热连饮。同时在《六之饮》中强调,饮茶过程中有“九难”,即从采摘制造茶叶开始直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的所有问题,“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而若能按照《茶经》所论述的规范去做,解决这九难,便能尽究饮茶的奥妙。
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呈现陆羽所讲述的茶艺道,节目组特别配套了完整的唐代煮茶场景。“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道具组在制作煮茶道具时,在第一件器物“风炉”就遇到了复原唐代茶具的重大难题,反复讨论后,决定在全国的茶人中寻找已经复原的唐代茶具。最后在浙江、河北等地的茶人支持下找到复原的风炉、茶碾等,凑成三套茶具,在陆羽不同年龄的场景中使用。
而为了呈现煮茶的具体过程,拍摄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茶经》“五之煮”中,将水沸的程度分为三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的水沸程度是第二沸。鱼目、连珠等,成为中国茶文化中描绘水沸程度的经典意象。为了真实地展现三沸的状态,节目组在演播室等,终于在用火时限前完成了煮茶的拍摄。
最后上字幕时,我建议使用《茶经》原文展现《五之煮》过程。在与节目组讨论“三沸”时,促成了我的思考。虽然感觉此是三沸,但实际已经不是煮水的三沸,而是加入茶末后茶水的'沸腾,与煮水不是同一语境了。最终改成为“茶汤沸腾时,回添水,止沸育华。”
反复交流磋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茶经》的历史地位
《茶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它全面包含了当时茶相关的内容。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宋欧阳修《集古录》认为:“后世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终成经典。明陈文烛《茶经序》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认为人需要饮食才能存活,陆羽《茶经》使天下知饮,功绩不在树艺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自南宋咸淳九年(1273)的百川学海本《茶经》起,现存传世《茶经》有60多个版本。《茶经》还被翻译成日、韩、德、意、英、法、俄等多种语言文字,流传海外,促进了中外交流,也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茶业与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近代以来在东南亚及欧美盛行的茶文化,都是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发展结果。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的成就,也离不开陆羽的肇始之功。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以不同的典籍为主题,典籍的内容都各具专业且深刻浩瀚,主创团队要深入了解每一期所选定典籍的内容,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极富文化含量的电视作品,并非易事。导演组在去年六月就找到我,与我反复交流磋商,当月我们还在线上进行了《茶经》专家研讨会。此后,导演组一直在进行剧本的构思,查找阅读了大量资料。《茶经》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剧本,节目录制前夕,我与节目总导演、总编剧不断沟通交流细节,甚至在录制当天和整个录制过程中还在不停地修改调整。而对于字幕等内容的细致调整,一直持续到后期剪辑、二次审片,最终在播出前一天才最终完成。
总体感受,制作一档主创团队、专家组、观众都满意的文化节目,确实不易。所幸《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茶经》基本做到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