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画》教学反思1口语交际课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以前的听、说训练不同,"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因此,我将"能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为什么画这些内容,能简单评评别人的画。初步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口语交际带来的快乐。"定为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设计的交际情景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借助这个情景平台,激发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自然的氛围中进入说话的情景。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就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进行口语交际的。从老师身上,他们学到了怎样去交际,交际的时候说些什么,老师要给他们一个示范,供他们参考。一开始,我便设计了一个交际场景,请学生上台来介绍,而老师则充当了交际的另一方、提问者。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去观察,老师是怎么进行谈话,是怎么向同学了解图画的,然后,我让他们记住我是怎样问的。然后我又请了一位同学来问我,这实际上就是一次示范,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了解图画。同时,让他们听听怎样介绍自己的画,通过两次两种不同类型的师生交际,再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际,生生互动,了解同桌的画、了解自己喜欢的画,四人小组里商量讨论推选出一张图画;和图画的作者一起欣赏图画;自己独立去进行交际。 在活动中形式是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有学生个人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几次具体的活动中,从介绍自己的画(从组内到面向全体),评选组内同学的画,到最后参观“小画家”的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从模仿到自主交流的过程,是学习方法到实践的过程,是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
课堂教学中反映的不足之处有:1、有同学在台前介绍的时候,下面的同学有的听得不太认真,甚至有人在做小动作;2、学生说话声音小,不够大胆;3、有些环节开展的不够深入;4、学生的自主评价不多……这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画》教学反思2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时,我选择了用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形式来导入新课。这样做是为了“投其所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看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画面中出现的山水,是如何表现的?不能仅仅从看动画片的角度去看,而是应该带着问题去看。用一个直观的媒介让学生看到中国画中山是个什么样;水是个什么样;树是个什么样?让学生先有一个形象概念。事实证明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学生的注意力能比较好的集中到一起,有助于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山水画的表现实际是主观大于客观,它和西方的风景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不是客观的照搬现实中风景,而是更多的表现心中最美的“桃花源”,所以透视、比例等在这里比不是那么的重要,更多的是主观情感的体现,所以教学中我让几个学生分别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一棵树、一条河、一丛草,组合成一幅水墨画,从中我发现了学生习惯性的用线条(也就勾勒)来表现画面,而中国画中还讲究块面(也就是渲染)来丰富画面层次,这时结合前面学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提醒学生在画面中要点、线、面相结合,才能有虚实关系,也就是用笔要有中锋与侧锋的变化,这样画面才会有黑、白、灰的层次、虚与实的关系。
学生先练习,再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欣赏山水画,这样学生既有了山水画发展史的简单了解,同时在欣赏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用笔与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强化点、线、面的知识。再加上教师的示范,范作的欣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样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就比较容易表现了。
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回望整节课,如果在示范阶段能将中锋与侧锋单独提出来复习一下,学生在作业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画面效果会更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画》教学反思3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中我们开展了艺术活动《蔬菜印画》,本次活动的目地在于让幼儿认识蔬菜截面的形状,用蔬菜来印画;通过印画的活动让幼儿感知不同蔬菜的印画效果,体验印画带来的快乐。因为考虑到我们班的幼儿第一次尝试这种印画,所以我把我一开始的设想每组同时进行换成了每组幼儿到前面来进行,希望在老师的管理下能让活动进行得更顺利。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猜一猜这张漂亮的画是谁画出来的”一句话成功地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都很好奇是什么东西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而后有几个小朋友说出了是蔬菜在作画。说出是蔬菜在作画后,幼儿的兴趣更高了,每个幼儿都想自己试一试。在第二个环节是老师示范,“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用蔬菜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吗?”这一句话让幼儿意识到仔细听后才能也像老师一样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而后老师介绍作画的材料:蔬菜与颜料。在示范作画的时候加上儿歌“蘸一蘸,印一印,压一压,放回原处继续蘸”,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边说边做,也使幼儿更清楚地懂得应该要怎么做。在第三个环节也是重点环节,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因为我选择的`是让幼儿一组一组上来进行作画,这样能使我们能够看清楚和照顾到每一位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与兴奋。印出来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幼儿都争着让我看看“老师看看我的画多漂亮”每一个幼儿都非常的有成就感。在第四个环节中,让幼儿拿起水彩笔给“小花”们添上身体,每位幼儿都非常开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作画中。
但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很细节的东西没有考虑进去。例如在作画的材料中没有考虑到在旁边放上几个擦手的抹布,导致幼儿一画完就往厕所跑;在最后的一环节中让幼儿给小花们添上一些漂亮的东西我示范的时候只是在“花”的下面画了几根竖线当做是花的身体,我原本是让幼儿自己相像然后再画上去的,没想到大都数的幼儿都跟着我这样画了几条竖线。教师的示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在上课方面还是很“嫩”的,我相信在以后不断的锻炼中,自己会学到得更多,也会进步得更快。
《画》教学反思4《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写,图文对应。 ……此处隐藏4980个字……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熏陶上,借助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画》教学反思13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
1、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陌生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略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口头组词的训练。
我认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清楚,不明白。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
《画》教学反思14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中国山水画》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严格地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点,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采取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水平,提高欣赏水平。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问学生到过的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告知老师,他们到过庐山、黄山、九寨沟、桃花潭等等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美丽的山水风光,让学生产生乐于游山玩水,乐于欣赏大自然山水的愿望,从而导出新课,山水之美是我们非常喜爱并且憧憬的。接着,我问学生们想不想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山水自然风光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给爸爸妈妈欣赏,显然学生们特别渴望表现出一幅幅美丽的记忆中的风景画,然后导出山水画这一主题。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从而揭示课题——学画山水画。接着我讲授了山水画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是在隋朝独立成科,当时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展子虔,学生了解了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介绍隋朝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一幅青绿山水画,讲解了山水画的一些表现形式,介绍了山水画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同西方的油画风景有很大区别,为此我精心绘制了一副仿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云山图》,并用油画描绘了一幅山村风景。通过对比这两幅画,让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及油画风景,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到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的特点,即意境高远,博大精深,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接着指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接着我又现场示范山水画之中的石头的技法,讲述了画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种皴法,但是在讲皴法的时候,我只是用专业的术语来界定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而学生对这些皴法可能不很容易真正的掌握,在下一次的《学画山水画》这一课上,我就会告诉学生披麻皴主要描绘的是江南一带的山,因为江南比较湿润,所以山上的泥土质地比较柔软,所以用披麻皴能表现山石柔软的质地,而北方比较干旱,山石多高大的岩石组成,所以质地比较坚硬,多用大斧劈皴来描绘,这样不仅仅能够更明确、更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不同用法,还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这样就能体现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这堂课上,我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完美,在导入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即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中国画的魅力的时候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紧迫了,在拿出国画和油画两幅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较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在下一次一定要改进,在接下来的教师当堂示范山水画中的石头的画法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有点紧了,以至于没能够一边仔细的示范,一边讲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头画完了,导致学生们在下面跟着练习画山石就显得有点找不着北了,这是由于前面在时间上的一个延误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将会在美术课堂教学上逐步改进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不断地提高自身美术教学能力,争取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充分地发挥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画》教学反思15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作画形式,可以让幼儿深入的了解绘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蔬菜印画活动,探索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创新,体验活动过程,获得成功喜悦。
蔬菜印画活动首先老师帮助幼儿认识菜名,激发幼儿印画的兴趣。在认识各种蔬菜时,个别幼儿不能准确的说出菜名,教师稍做介绍,青椒和尖椒是两兄弟,都是辣椒的一种,青椒胖胖的,尖椒尖尖的,让幼儿对两者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说出西兰花是花菜的一种,藕是长在荷花下面的,红萝卜的正确名字叫胡萝卜,等等。经过介绍,幼儿们掌握了这几种菜名。蔬菜是人类生活中必需的食品,饭桌上少不了它。幼儿对蔬菜并不陌生,常见的蔬菜在菜地或菜场里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作用、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然而从了解菜名到蔬菜的营养价值,最后引出蔬菜还可以印画,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很自然地呼唤并激发幼儿印画的积极性和想创造的愿望,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作画时,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教师详细清楚地讲解示范,有助于幼儿操作时更自如。首先由老师示范用不同的蔬菜,不同的颜色印画,并运用有趣的词来激发幼儿,如亲一亲、靠一靠、印一印、摇一摇等,使幼儿学得更轻松、更易掌握。在运用蔬菜示范时,次数不宜太多,可减少到示范两种,如藕和胡萝卜,告诉幼儿青椒和尖椒的方法与胡萝卜一样,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尝试示范西兰花、洋葱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时间,而且幼儿听讲的兴趣很浓。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兴奋。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就像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在《纲要》的指导下,老师抓住了教育锲机,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在活动中也注意到了对幼儿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