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观察讨论,操作等学习活动,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分别出示两张不同的孙悟空的照片。师:学们仔细看看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2.教师引导交流:孙悟空本人没有改变,只不过是外表的打扮装饰发生了改变。
3.学生初步感知了什么变了而什么却没有变的概念。
4.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什么变了而什么没有变的有关内容。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为下一步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一):1.师:在我们在学习这个新的内容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被除数=课件出示:120÷30=(120×2)÷(30×2)=(120÷10)÷(30÷10)= 2.同学们说说这几道相等吗?(指名回答)。
3.教师引导说出商不变的性质,课件出示商不变的性质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为下一步更容易的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知。
1.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把手中的纸平均折成4份,其中把3份图上你喜欢的颜色。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平均分”。
3.展示学生的作业。
4.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16份,分好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5.教师归纳总结,并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同一张纸能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后,教师集体指导观察,并板书:
教师归纳总结后,学生完成课本66页的填空题,完成后集体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一些表象,但这些表象还须上升为科学理论,这就需要学生能透过表象识别表现后蕴藏的规律,这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便于以后举一反三,解决同类相关问题。
7.课件出示:(通知互相讨论)
(1)相比较,看看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2)在这个变化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8.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特别强调“同时”“同一个数”)。
9.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0除外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而分数的分母是不能为0的。
10.同学们,现在你们来看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你们以前学习过得商不变性质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两性质作对比)
师: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规律是一致的。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集体回答)。
(2)指出下列分数是否相等。(指名回答)。
(3)把和化成分母是10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指名到台上板演)。
(4)课件出示小故事。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让学生课后去思考)
设计意图:多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回顾总结,梳理新知。
同学们,你们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出示孙悟空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手脑并用,在操作中深入感知分数。请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纸片,动手折一折,通过三次的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比较涂色部分大小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历总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3.巩固练习,围绕中心。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呈现,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所学知识,学有所获,并进一步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一、学情分析: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 ……此处隐藏13348个字……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集合法。4.对应练习。
(1)3的倍数有哪些?5呢?(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第(2)小题。
【巩固训练】
完成教材第7页第3~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例2: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3:2的倍数有2,4,6,8,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五年级下册108-109页。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计算规律。
教学准备:
计数器,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有十个数字,它们是……
生:0、1、2、3、4、5、6、7、8、9。
师:就是0-9,用这简单的十个数字可以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例: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呢?
师:问题提出来了,敢不敢迎接挑战?
生:敢!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
生:举个例子吧,221不行,因为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2重复了。
师:看来“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就是指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把你的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咱比一比,谁写的又准确,速度又快。
二、研究问题:
1、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写完了,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答案?
生:(投影仪展示)123,321,213,132,321。
师: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生:(投影仪展示)123,132,213,231,312,321。
师:两种写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好?
生:第二种更好。
师:为什么?(学生茫然)同桌讨论一下。
生:第二种更好,因为第一种有遗漏,少了231,而第二名同学是有规律地写的,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观察第二种写法有重复或遗漏吗?
生:没有!
师:看来按规律写是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老师把这种写法记录下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教学内容:教材第117~118页第24—2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能用计算器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提高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增强分析统计图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熟悉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能求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和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掌握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能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期末复习第24题前四题。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期末复习第24题后两题。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期末复习第25题。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你能在下面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请大家在课本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四、复习求平均数
1. 解答下列各题。
(1)前进号机帆船出海捕鱼。九月份共出海捕鱼25天,上半月共捕鱼676吨,下半月共捕鱼584吨。按这个月出海天数计算,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
(2)前进号机帆船出海捕鱼。九月份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鱼676吨;下半月出海12天,共捕鱼584吨。按这个月出海天数计算,平均每月捕鱼多少天?
指名学生读题,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解答这两题都是求怎样的数?求平均数都是用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列式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指出:这两题虽然条件不同,但都是求平均数。求平均数都要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解答时要根据题里的`具体条件来列式。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提问:这一题和前面的题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求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要怎样想?
让学生口答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提问:这道题列式时和前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先求上半月的总数?
你认为求平均数要注意什么问题?(总数量和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指出:求平均数要弄清题里的每个条件的意思,根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列式。列式时要注意总数量和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明确求平均数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作业
期末复习第26、28题。
文档为doc格式